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紊乱的一种表现,其发生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离子通道功能障碍: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是控制心跳节律的关键。若离子通道功能发生异常,如钠、钾、钙等离子通道发生变异或阻滞,便会导致心律失常。例如,长QT综合征就是由于钾离子通道功能异常所引发的。

2、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心脏的节律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若被打破,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就是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而诱发心律失常的。

3、心肌缺血与损伤:心脏供血不足或心肌受损会影响电信号的传导,进而导致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就是典型例子。

4、药物与电解质失衡: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等,以及电解质如钾、镁的失衡,均可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5、遗传因素:部分心律失常具有遗传性,如布鲁加达综合征等,这些遗传性疾病会导致心脏电生理特性的改变,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针对心律失常,治疗时可能会使用到多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以调节心脏电活动,控制心率,并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