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早与房颤是两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们在心电图表现、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
房早,即房性期前收缩,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心房任一部位的心房激动。主要表现为心悸,也可无任何症状。心电图上,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如发生在舒张早期,适逢房室结尚未脱离前次搏动的不应期,可产生传导中断,无QRS波发生(阻滞性房性期前收缩)。在治疗上,若房早频繁发生,可选择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或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药物进行控制。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电图上,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f波。房颤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头晕、胸闷等。
总的来说,房早与房颤虽都是心律失常,但它们的发病机制、心电图表现及治疗方法均有所不同,需仔细鉴别,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