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压积0.35%可能是由血小板平均体积升高导致,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也可能是由血小板计数升高导致,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血小板压积是血小板平均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乘积,血小板压积受到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影响,正常参考值为0.11%-0.23%。
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液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就会出现血小板压积0.35%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安络血、氨基己酸等药物治疗。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就会出现血小板压积0.35%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扎胞苷、环孢素、地西他滨等药物治疗,也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是影响正常造血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较为公认的诱因是电离辐射、接触染发剂等,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和骨髓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堆积,也会导致血小板压积0.35%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羟基脲等药物治疗。
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是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导致的,需要积极就诊,明确病因,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