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后药物治疗的ABC分别是指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是指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原用于退热止痛。该药可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使其活性部位发生己酰化,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变为血栓素,从而抑制血小板聚积和血栓形成。每日口服小剂量与大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肌梗塞的作用是相似的。然而,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却与剂量相关,剂量越大,副作用越多。所以提倡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
B是指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受体分为3种类型,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和脂肪分解。这些效应均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具有限制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的作用。
C是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广泛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治疗,并取得效果。许多实验已经证实ACEI可预防或逆转左室外肥厚,可预防或治疗梗死后左室重构,可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可改善左心功能或治疗心力衰竭。
如需了解更多心肌梗塞后药物治疗的ABC的有关知识,建议进一步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