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在活动期传播严重。这一时期,结核分枝杆菌在患者体内大量繁殖,并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出体外,极易感染他人。
一、活动期特点
在活动期,肺结核患者的症状明显,如持续咳嗽、咳痰,甚至咳血,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此时,患者的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多,传染性强。
二、传播途径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活动期患者在咳嗽、讲话时,会排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他人吸入后即可能被感染。此外,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未消毒的餐具、毛巾等,也可能造成间接传播。
三、治疗与预防
1、药物治疗:肺结核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
2、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手段。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活动期患者密切接触,也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3、患者管理:对于已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减少与外界的接触,以降低传播风险。
综上所述,了解肺结核在活动期的传播特点,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控制病情、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