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缺维生素d3的症状
病情描述:
缺维生素d3的症状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体内缺乏维生素d3通常会表现为身体缺钙的症状,比如小儿会出现夜间睡觉的时候容易惊醒,身体抽搐以及关节疼痛,厌食,精神差,非常容易出现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意见建议: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比如多吃深海的鱼类,虾类,多吃海藻类,多吃豆制品类的食物,多吃各种蛋类,多晒太阳,多做户外运动,可以缓解症状。
病情分析:
在临床上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在婴幼儿的早期会出现睡眠不安稳,易惊,哭闹,多汗,枕秃等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病情的加重,就会出现骨骼的改变,比如漏斗胸,鸡胸,x型腿,o型腿等。
意见建议:
补充维生素d,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口服维生素d3或者是维生素ad滴剂,都是可以的,然后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尽量的让孩子多去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为你推荐
-
活性维生素d和普通维生素d的区别维生素D是常见的脂溶性维生素,主要起到调节钙和磷的代谢,对骨质疏松、佝偻病,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活性维生素D与普通维生素D的主要的区别在于,普通维生素D在人体内,不能直接利用,需要经过肝肾代谢转化之后,才能够发挥作用,而活性维生素D,是不需要经过肝肾代谢转化,直接可以发挥功效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普通维生素D本身没有活性,只有经过肝肾代谢转化后,才会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所以普通维生素D,仅仅是活性维生素D的原形,不能够直接被利用,必须依赖人体正常的肝肾功能,代谢转化之后,才有活性的维生素D,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参加钙的吸收,才能起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骨化三醇软胶囊是维生素D代谢产物,是一种有直接活性的维生素D,在调节钙平衡的方面,起的关键的作用,可以刺激骨骼中的成骨细胞,调整甲状旁腺激素,维持血磷浓度,纠正低血钙。相对于普通维生素D而言,有活性维生素D,不需要经过肾的代谢修饰,就可以发挥作用。
02:53 -
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的作用有: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引,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避免佝偻病的形成;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等。如果缺乏维生素d,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维生素d不单单可以通过药物来补充,也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d或高钙的食物,比如有鱼、鱼卵、肝、蛋黄、奶油、黄油、肉类、奶、水果、坚果、海带、紫菜及虾皮、豆制品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01:28 -
维生素d和d3维生素d3是维生素d中的一种,也就是说前者包含在后者的。维生素d是常见的脂溶性的维生素,主要是调节钙的代谢,用于促进钙剂的沉积,对骨折的愈合和骨骼的生长有利,所以,临床上是比较重视的。维生素d有很多小的分子,常见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而其中的维生素d3,又称为胆钙化醇,是由大多数的高级动物,包括人类的表皮和真皮内含有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的照射(波长在265~225纳米)转变而成。维生素d3是维生素d中生物代谢率最高的一种活性形式,所以大部分的药物,因为需要强调功能好,很多表明为维生素d3,实际上两个是差不多的。语音时长 1:39”
-
婴儿维生素d3宝宝的维生素d,都是从母乳中获得的,一部分从辅食中获得,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比较低,动物性的食品是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的海鱼、河鱼、卵、动物肝脏、蛋黄、牛奶和奶酪相对较多,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蔬菜谷物及其水果制品含少量维生素d或者是几乎没有活性的维生素d。维生素d为类固醇的衍生物,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维生素d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维生素d2和d3。语音时长 1:19”
-
什么是维生素D3维生素d3是维生素d中的一种,它主要是维生素类的药物,它的主要功效是促进肠内钙磷的吸收和沉积主要是用于治疗和预防佝偻病以及骨质软化方面的疾病。维生素d是维生素中生物代谢率比较高的一种活性的形式,人体可以自身合成也可以来自于动物如鱼肝油等等。
-
维生素d3吃到几岁正常孩子不分年龄,每人每天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单位,而早产儿、先天贮存不足者或生长过速婴儿需要量增加。因此,口服维生素d量应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制剂很多,家长可以自行选用,每天定量给孩子服用。一般从出生后半个月到1个月开始服用,一直服到2岁半或3岁。
-
维生素d3怎么吃维生素d滴剂饭后吃更利于吸收,给宝宝吃的话,可以将胶丸的一头剪开,或用热水泡30秒化开,然后滴入口中吃油。也可以直接嚼食胶丸,一天1-2粒就够了,治疗缺钙的话,可以适当多一点,维生素d滴剂主要是补钙的,和钙剂一起吃,可以起到补钙的效果。
-
羟基维生素d3偏低造成羟基维生素D3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患者长时间饮食不规律或者不平衡,容易导致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足。另外阳光照射不足,也容易导致这种情况,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只有皮肤在阳光照射充足的情况下,才会有利于维生素D转化成为羟基维生素D3。药物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这种症状,比如如果患者大量服用糖皮质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