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维脑路通又叫什么
病情描述:
维脑路通又叫什么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维脑路通片又名曲克芦丁片,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能对抗5羟色胺、缓激肽引起的血管损伤,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适用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所致的偏瘫、失语以及心肌梗塞前综合征。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耳后突起骨头叫什么耳后突起的这块骨头叫乳突,乳突是颞骨的一部分,颞骨容纳着整个耳部的听觉器官,包括岩部、鳞部、乳突部、还有骨部和颈突。耳后的这块骨头是属于颞骨的乳突部,一般此部位的骨头不是很明显,两侧是对称的,也有因为一侧的颞骨发育的比较良好,所以乳突部变得比对侧要突出。如果检查鼓膜是好的,耳朵也不疼,局部也没有红肿和包块,那就不用特别的担心,这是正常的结构。有时乳突部表面的淋巴结会有肿大、发炎,就会显得比较突出,如果在耳后的皮下,能够摸到像黄豆大小来回跑的淋巴结,也有疼痛,就提示是耳后的淋巴结炎,和骨头是没有关系的。01:40
-
脚踝突出的骨头叫什么脚踝一般是指踝关节,它是由几块骨头组成,一胫骨,二腓骨,三距骨。而脚踝两侧有两个突出的骨头,一般叫内踝或者外踝,里边的骨头叫内踝,内踝就是胫骨,外踝就是腓骨,一般是胫骨和腓骨的远端,形成了内踝和外踝,其实踝关节还有前踝和后踝,但是突出比较明显的是内踝和外踝,内踝的下方有时也会有一个小骨头突出叫第二踝骨,多数是和舟骨有关系甚至有时由于附着骨等,造成的第二踝骨的出现。总之踝关节是由内踝和外踝两个突出为主组成的一个大关节。01:39
-
维脑路通又叫什么维脑路通,又名羟乙基芦丁,适用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所致的偏瘫、失语以及心肌梗塞前综合征、动脉硬化、中心性视网膜炎、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水肿等。是一种临床常用药品,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维脑路通有效、安全,但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告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维脑路通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300mg,1日2~3次。肌注:每次100~200mg,1日2次,20日为1疗程,可用1~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7日。静滴:每次400mg,每日1次,用5~10%葡萄糖溶液稀释。语音时长 1:42”
-
维脑路通是什么药维脑路通的主要成分是羟乙基芦丁,药理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主要适用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所致的偏瘫、失语以及心肌梗塞的一些症状。还可以用于单纯的动脉硬化,中心性视网膜炎,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血管头痛性升高引起的水肿等。维脑路通有有效安全的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服用方法是每天两到三次,每次300毫克;也有肌肉注射的剂型,是每天两次,每次100到200毫克,20天一个疗程,可以用1到3个疗程,每一个疗程之间间隔3到7天。如果是静脉应用,每天一次,每次400毫克,用葡萄溶液稀释,静脉点滴。语音时长 1:35”
-
感冒通又叫什么名字病情分析:此药物又叫做氯酚黄敏片。它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中含有双氯芬酸钠,人工牛黄,氯苯那敏等。在临床当中主要是用于缓解由于感冒所引发的鼻塞,发热,头痛,咽痛,痰多等症状。意见建议:在感冒期间,除了在必要的时候服用消炎缓解临床症状的药物之外,还要结合充分的休息,多喝温开水。平日里要注意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感冒。建议患者在感冒期间要清淡饮食,同时还要兼顾营养、膳食均衡。
-
中风又叫什么病情分析:中风又称之为脑血管疾病。包含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根据患者意识水平有没有发生变化,可以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脏腑。中脏腑是指患者意识水平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出现了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见建议:中风这个疾病它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当患者发病之后,比如说出现言语不清,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症,应该予以重视,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急诊科进行就诊。
-
维脑路通又叫什么?药品知识全解析!我的朋友最近总是感觉头晕、头痛,于是去医院检查。在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症状、病史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等,接着进行了一些检查,如血常规、头颅CT等。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判断他可能存在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他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给他开了一种叫做维脑路通的药物。那么,维脑路通又叫什么?
-
维脑路通的作用维脑路通,一种常见药物,主要用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对治疗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引起的偏瘫、失语等症状有显著效果。其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有效增加脑血流量,帮助恢复脑组织功能。以下是对维脑路通作用的详细解释:1、改善血液循环:维脑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