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肾小球性蛋白尿
病情描述:
什么是肾小球性蛋白尿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肾小球性蛋白尿是因肾小球的损伤而引起的蛋白尿。多因肾小球受到感染,毒素,免疫代谢等因素的损伤后,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破裂,滤过膜过孔径加大,通透性增强或电荷屏障作用受损而出现尿蛋白。分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两类。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得了肾小球肾炎为什么出现蛋白尿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肾小球的基底膜受到了损伤,从而导致尿蛋白的漏出。正常人的肾小球滤过膜是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组成,并且其上面附有相关的电荷,所以组成了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以上相关的结构就组成了阻止蛋白漏出的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如果当以上屏障出现障碍时可以导致血液蛋白的漏出,最终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在有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滤过膜是可以受到损伤的,导致滤过膜的孔径增大,或者是基底膜电荷屏障,受到了破坏或消失,则血浆的蛋白成分,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进入到肾小囊内,而超出了肾小管,对于蛋白的重吸收能力时就会有大量的尿蛋白漏出。所以慢性肾炎或肾炎的病人由于肾脏局部免疫反应的发生,出现了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从而导致了蛋白尿的发生。01:46
-
什么是蛋白尿蛋白尿通常指的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50毫克以上。另外尿常规发现,它的尿蛋白是在一个加号,或者是加减以上,这种情况下通常称为蛋白尿。如果发现一个人有蛋白尿,首先要排除他的生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往往是和吃肉多、运动多、喝水少有关系。这时候通常会要求病人尽量的素食,然后尽量的少运动,一般三天以后再查他的尿常规,看看它的尿蛋白的情况,如果他尿中没有蛋白了,说明尿蛋白就可能是,因为生理性原因导致的,就是和饮食运动导致的。另外还要排除病人有没有胡桃夹综合征,如果病人是体型比较瘦长的时候,会要求病人去做肾静脉的超声,排除胡桃夹综合征,如果把这些都排除了以后,我们会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分类,然后看看它的尿蛋白的总量是多少,尿蛋白的来源是什么,来决定下一步怎么治疗。01:28
-
什么是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定量大于3.5克每24小时被称为肾病性蛋白尿。蛋白尿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主要是由于滤过屏障上阴离子电荷消失,滤出的主要成分为白蛋白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常见于微小病变。而在其他肾小球疾病,因肾小球滤过膜机械屏障破坏产生的蛋白尿,主要是非选择性蛋白尿。尿蛋白也可发现一些大分子蛋白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等。语音时长 0:57”
-
什么是肾小球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是指各种肾脏以及肾外的因素所导致的蛋白尿,多为持续性蛋白尿。而肾小球性的蛋白尿是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性的蛋白尿,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以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的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导致。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的肾小球损害性疾病,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继发性的肾小球损害性疾病。语音时长 1:01”
-
肾小球性蛋白尿应该怎么治疗肾小球性蛋白尿,它分为肾病综合征和肾炎综合征。这两个都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治疗上首选是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比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等治疗,其次降压、降脂、保肾、利尿、对症治疗。肾炎综合征一般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主要治疗就是降压、降脂、利尿、保肾、对症治疗。
-
肾小球肾炎有蛋白尿吗病情分析:部分肾小球肾炎会有蛋白尿,比较常见的引起蛋白尿的肾小球肾炎有微小病变,膜性肾病。有些肾小球肾炎除了蛋白尿之外,通常容易合并血尿,比较常见的为 IgA肾病。还有少数是肾炎可以没有尿蛋白,单纯表现潜血,高血压,肌酐升高等。意见建议:肾小球肾炎患者平时饮食上需要注意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小于等于5克。尽量少吃生抽,蚝油,味精等含钠离子较多的调味品。
-
什么是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使大量蛋白质滤过到肾小球滤液中,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造成蛋白尿。这种蛋白尿临床上最常见,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循环障碍、缺氧等。尿蛋白可从少量(200mg/24h尿)至每日数10g以上,多数>2g/24h尿,其特点通常是以白蛋白为主,但
-
什么是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一般是指因肾小球的损伤而引起的蛋白尿。当肾小球受到感染、毒素、免疫等因素损害时,其滤过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且明显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最终形成的尿液中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这种现象即被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