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1来源:丹东市第一医院六道口院区
一、什么是龋齿?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牙齿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逐渐破坏的疾病。虽然名字里有"虫",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有虫子咬牙齿,而是口腔中的细菌在作祟。
在丹东地区,由于饮食习惯(如喜食甜食、酸性饮料)和口腔保健意识差异,龋齿仍然是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龋齿可能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导致牙齿脱落。
二、龋齿是怎么形成的?
龋齿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涉及细菌、食物、宿主(牙齿)和时间四大因素,医学上称为"四联因素论"。
1. 细菌(罪魁祸首)
口腔中存在数百种细菌,其中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是导致龋齿的主要元凶。它们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牙菌斑(肉眼看不见的细菌薄膜),并不断代谢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
2. 食物(特别是糖分)
细菌最喜欢的食物是糖类(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以及含糖饮料、甜点、饼干等)。当我们吃糖后,口腔中的细菌会利用糖分发酵,产生乳酸,使牙齿局部pH值下降(低于5.5时,牙釉质开始溶解)。
丹东人常见的高风险饮食:
糖果、巧克力、蛋糕等甜食
碳酸饮料、果汁(含酸性成分+糖分)
粘性食物(如年糕、麻糖,容易附着在牙齿上)
3. 宿主(牙齿本身的抗龋能力)
每个人的牙齿抗龋能力不同,影响因素包括:
牙釉质发育情况(钙化程度低、排列不齐的牙齿更容易蛀牙)
唾液分泌量(唾液能中和酸性、冲刷食物残渣,唾液少的人更易患龋)
口腔卫生习惯(刷牙是否到位、是否使用牙线)
4. 时间(龋齿是"慢慢腐蚀"的过程)
龋齿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从细菌附着→产酸→牙釉质脱矿→形成小洞,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如果长期不清洁牙齿,酸性环境持续作用,牙齿就会慢慢被"蛀空"。
三、龋齿的发展过程
浅龋(早期):仅牙釉质受损,无明显症状,可能仅在检查时发现小黑点。
中龋:细菌侵入牙本质,牙齿遇冷热酸甜敏感,可能有轻微酸痛。
深龋:接近牙髓(牙神经),可能出现明显疼痛,甚至引发牙髓炎。
如果不治疗,龋齿会继续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牙齿烂穿、拔牙!
四、如何预防龋齿?(丹东人必看)
1. 正确刷牙(每天至少2次)
使用含氟牙膏(氟化物能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
推荐巴氏刷牙法(牙刷倾斜45°,轻柔刷牙龈沟)
刷牙时间≥2分钟,别漏掉牙齿内侧和咬合面
2.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
牙刷无法清洁牙缝,建议每天用牙线清理一次,防止食物残渣堆积。
3. 控制糖分摄入
减少糖果、碳酸饮料、甜点的频率(尤其睡前不要吃糖!)
吃完甜食后及时漱口或刷牙
4. 定期口腔检查(每年1~2次)
丹东市民可到正规医院或口腔诊所做涂氟(儿童防龋)或窝沟封闭(磨牙保护)
早期龋齿无痛感,只有医生检查才能发现,定期检查能早发现、早治疗!
五、得了龋齿怎么办?
如果发现牙齿有黑点、敏感、疼痛,一定要尽早治疗:
浅龋/中龋:补牙(清除腐质后填充树脂材料)
深龋:可能需要根管治疗(杀神经)+ 牙冠修复
严重龋坏:牙齿无法保留时,只能拔除并种植或镶牙
结语
龋齿不是"小问题",而是影响全身健康的"隐形杀手"(严重的口腔感染可能影响心脏、糖尿病等)。在丹东,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重视口腔卫生,少吃甜食、认真刷牙、定期检查,让牙齿远离龋齿的威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及时联系我们处理!